众人懵了。

大哥分析了三点还没有分析全面、彻底,那我们一点都没有看出来,我们算啥?

见大儿子皱着眉头在沉思,老者也没有给众人思索的时间,淡淡道:“你们真以为朝廷只能通过修建官道这样的手段来达到迟缓财富汇聚的作用?

还有没有其他的手段?当然有,提高商税就是其中的一条,而且是合理合法的。”

“真的会提高商税吗?”

中年男子喃喃自语了一声,众人也是眉头紧皱。

大明商税是三十抽一,这是太祖年间就定下的,基本上是没有怎么动过的。

即便是这样的低,依旧是官商勾结,偷税漏税,偌大的大明一年商税只有三四百万两,足可见下面烂到什么地步了。

现在的商税查的很严格,胆敢有偷税漏税的轻则十倍追缴,重则人头落地。

皇帝登基之后在整顿吏治的过程中清查了数以千计的牵连的商人,抄家灭族的不在少数。

不仅如此,还提高了税率,现在的远洋海贸是二十抽一,相当于一万两银子多交一百七十两,看似不算多,但相对整个海贸来整体来说,那可是相当大一笔银子。

都已经这么高了,朝廷还会再增加税率吗?

“海贸二十税一,你们觉得这个税率高吗?”

老者看着众人不敢置信的神色反问了一句,随即道:“汉代边境关税很高,尤其是西域商税,在两成到三成之间。

唐代丝路商税一成,后期达到了两成左右,市舶司对外商征收一到三成的舶脚(商税),另外‘进奉’(皇室贡品),总得算下来高达四成左右。

商事巅峰的宋代过税是按照货物价值的五十抽一,但这只是单一的关卡,一条路下来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多个,综合税率在两成以上,个别的达到了三成。

尤其是海贸,税率抽取进口货物价值的一成到四成,另外博买三成到五成,整体海贸税收达到财政的两成左右。

元代重商轻农,陆路二十抽一,海运关税十抽一,海外来物中粗货(普通货物)十抽一,细货(珠宝)七抽一,

然后再征收三成的实物税,综合下来海外商税至少是四成以上。

为父列举的这几个朝代的税率,你们还觉得大明如今二十抽一的税率高吗?”

不高……

众人立刻摇了摇头。

尤其是宋朝,所谓的博买就是以商人实际进购的价格强制购商人从海外运回货物的,进献给朝廷或者由朝廷皇商买卖。

相当于商人从海外进购的货物,一半都得给朝廷,风险还全部由商人承担了,这是何等的夸张。

可虽然如此,依旧有无数商人愿意从事海贸,因为那个时期的海贸利润比现在都高。

大明的二十抽一跟这些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父亲,那您觉得朝廷最终的税率会定在多少?”

咚、咚……

老者手指有规律的轻轻的敲打着扶手,沉闷的声音宛如在众人心中炸响,众人的心随着敲击声逐渐紧张了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阁【biqugea2.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铁十字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历史 全本 630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抗日之军武系统

抗日之军武系统

最爱吃肉的鱼
《抗日之军武系统》林睿因为替战友当子弹,穿越到了1937年抗日时期,在这个时代他利用系统奖励的武器,杀的日伪军屁滚尿流
历史 连载 329万字
鹰视狼顾

鹰视狼顾

张通明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历史 连载 55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 连载 4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