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魔方》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qugea2.com
此时,大殿已坐满,黑压压一片,三清祖师供奉于大殿正堂,三尊神像皆为坐像,丈许高,三彩釉色,元始天尊居中,灵宝天尊居左,道德天尊居右。
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混沌状态时的“无极”;灵宝天尊双手捧一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象征从“无极”状态衍生出来的“太极”;道德天尊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由“太极”分化出的天地“两仪”。祖师像两侧黄巾布幔垂放,前方供桌上摆放灯烛、花盏、净水瓶、沉香、鲜花果蔬等物,香炉居于正中。
右侧角门传来脚步声,嘈杂的声音逐渐平息,先是进来两个道装童子,手捧磬、锤等物,上台布置好早课准备,众弟子坐直身躯,闭口肃容,等待开课。
不一时,一名穿八卦道装的长须道人上台坐好,两道童垂手两旁,众弟子起身,躬身施礼,齐道:“恭请梧桐真人!”
梧桐真人开口:“坐!”声音清越嘹亮,回音袅袅。
众弟子盘腿而坐,五心向天,道童点燃沉香,手中小锤一敲玉磬:
——叮——!
梧桐镇人略等少许:“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道经共有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共计八十一章,每日早课诵读道经,晚课诵读德经,每次诵读约两刻钟。
随着梧桐真人一同诵读经文,大殿之中,只闻诵读经声,开始还不甚协调,有快有慢,只少许时间后,便诵读一致,张麻凝神静心,泥丸宫如一,渐感周围气场调和,精气神浑然一体,道经学之日久,早能倒背如流,但此时心中却并未刻意记忆诵读,但道经却脱口而出,正应道本自然。
两刻钟后,随着一声磬响,诵读结束,众弟子转身面向东方,张麻默默等待,身上运行白阳石刻功法,过了片刻,渐渐太阳自东方升起,一刹那,张麻向着东方猛一吸气,同时耳边传来无数吸气声,吐纳东方第一缕紫气精华,唾液入口,垂落喉中,按呼吸转落,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清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补充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时小腹回收,叫做顺呼吸。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待太阳完全升起,众弟子起身,先是在原地活动手脚,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闭者,睁开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沉入睡,皆于养炁不利。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要求舌顶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顶住。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漏神漏炁。故炼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呈自然呼吸状。
吐纳、练气结束后,施礼恭送梧桐镇人离去,张麻叫过桑木、柳之岱二人,皆因二人心思敏捷、且勤恳上进,随同自己一起去坐忘峰山腰事物堂,找了管事何舒,领了砍伐执役任务,才又到到食堂,仍是一处宽阔场地,几百张方桌摆放,早餐精米粥、咸菜,无有灵谷养身,所以听叶正卿说有灵谷奖励,才欣喜异常,吃过早饭,回到戊字院院中,身边本院弟子几十人,张麻将叶正卿之语告知,他知道就算本院弟子也并非每个人都喜欢修炼,也有爱好红尘奢靡,受不了山中清苦,都在等十年道考结束后,凭着院中所学技艺,享受世间诸般美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巡山打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gea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