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胆屠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qugea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土豆等作物被播种下的三个月之后,长安之外的那处被大军团团包围的官田上的土豆也就渐渐变得枯黄了。

李冰深知已经到了土豆收获的季节了,这可是能够大概大唐百姓日后能否吃饱的农作物,李冰如何能不重视!

华夏二年十月十五,李冰带着朝中大部分的议员以及文武百官,便赶到了长安外播种土豆的官田之上。

这块地可是李冰精选的一块最肥沃的官田,李冰相信那些土豆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在后世土豆最多亩产深知能够达到上万斤,虽然大唐的一亩要小于后世的一亩,但李冰相信在大唐土豆的亩产也能达到两千到四千斤,要知道那可是大唐的近四十石的产量了!

一般的水稻和小麦亩产能够达到三石便已经是好年景了,如今土豆这样高产的作物出现,大唐和何愁还有百姓吃不饱饭呢!

随着百官都准备好收获土豆,随着李冰一声令下,数百官兵就开始了收割面前枯黄的土豆秧苗。

随着一株株的土豆秧苗被拔起来,在场的官员也看到了土豆那可怕的产量!

在这之前没有人看好李冰下令进行劳民伤财的远洋出航,但在看到土豆每一株秧苗上挂着的土豆之后,这些官员彻底疯狂了!

在场的文武百官纷纷推开在场中负责收割土豆的官兵,纷纷自己开始了收割,随着越来越多的土豆被堆砌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小山。

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李冰彻底的疯狂了!

有癫狂者,有痛哭者,有吟诗歌颂者,甚至还有抱着土豆使劲亲的……

随着几杆大称一起称完了这一亩土豆的产量之后,在场的所有人再一次疯魔了!

两千一百斤,近三十石!

长孙无忌如今也难以维持自己的冷静和风度了,长孙无忌有些颤抖的双手捧着一颗硕大的土豆走到李冰的面前,声音带着颤抖的对李冰问道。

“议长,这……这东西,真能做粮食?口……百姓的口粮?”

李冰看着长孙无忌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毫不在意的点点头。

“可以,而且这东西还挺抗饿呢!只不过……”

“不过什么?难道……天啊!难道天不护我大唐,这种作物极为难以种植不成?”

李冰看着那一堆土豆组成的小山,心说不对劲啊,按理说自己预估的产量是两千斤到四千斤,这怎么就只产出了个最下限呢?

“不对,不对!所有人,再翻翻土豆秧苗下面的土地里,里面应该还有土豆没被挖出来!”

在场的一众官员一听更加的疯狂了,也顾不上去找农具,一个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文武百官如同孩子一般的趴在土地里用手挖着泥土,在泥土里寻找着土豆的踪影。

过了没一会在场的百官就把整片土地都翻了个底朝天,但好在有着刚才那两千一百斤产量打底,这些官员的仪态算是庄重了一些,但一个个头发凌乱,衣服上还尽是泥土的样子,却是实在也庄重不起来。

“启禀议会长,土豆亩产共计三千五百斤!”就这一段话长孙无忌足足说了能有好一会才磕磕巴巴的说完,因为这已经彻底产出了长孙无忌的想象了!

三千五百斤!什么概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

脚踝骨折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历史 连载 1043万字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历史 连载 1729万字
留里克的崛起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历史 连载 1319万字
谍云重重

谍云重重

尘中陌
当发现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怎么办,在线急!当发现自己前身是一个绝对的极品渣人,怎么办,还是急!这是一个自我救赎,一个游走在灰色边缘的人进行的救赎。
历史 连载 1464万字
北雄

北雄

河边草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历史 连载 984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