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郡山宿前往高崎藩长野原町的旅途是漫长的。虽然从地图上看两地相距不过五百多里,但岛国道路的交通条件太落后了。别说阿妙他们了,就算是大名去江户参勤交代,也常常因为交通问题而在路上多有耽搁。

这不,一行人出发两天后便遇上了大雨,在宿场住了一晚,第二天准备启程时,向导从町民口中得知,前方五里的河水因山洪暴涨,过不去了。

李文清不信这个邪,便让宿场町的村长带路,亲自去查看情况。到了地方一看傻眼了,只见原本能通行的地方水深已经超过了一米五,而且水流湍急,显然是过不去。

“船呢?这附近有没有船?”

随行的警卫中就有陆奥出身的归化民,听完对方翻译,村长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大人,咱这是山里,没船。”

李文清问道:“那你们以前遇上这情况怎么办?”

“等水退了就能过去了。”

“要等多久?”

“这实在不好说,雨停了水就退了。按照以往的经验,也许是两三日,也许是五六日。耽误了天朝大人行程,实在抱歉!”

得到了这么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李文清无奈的直翻白眼。他只得回了宿场,跟大家说明情况。没辙,等吧。

虽说阿妙他们的行程延误了,可宿场町的村长却是心里窃喜。别看阿妙他们一行才三十多人,可食宿上的开销真不少。所有人都住的是中等房和上等房,每间房一天光房租就是180文到200文。此外还有五十多匹马,供应马料又是一大笔钱。

然而更让町民高兴的还在后面。警卫排这些人要么离开了岛国很多年,要么就从没来过。闲着没事总得找点什么打发时间,于是就去町内的各家商铺闲逛。好家伙!他们除了酒不买,其他什么本地特产、茶点、零食几乎见什么买什么,统统不放过。结账时给的还是亮闪闪的银币,把老板都乐疯了。

要知道这年月幕府治下的宿场町讲究的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一年一度的参勤交代才是其主要经济来源,普通旅人那点房租还不够塞牙缝的。能遇上北海镇一行如此出手阔绰的,町民们从上到下都从中收益,晚上做梦都要笑出声。他们巴不得这样的贵客住上个五六七八天才好。

李文清没兴趣逛铺子,每天早起在院子里打趟拳,出身汗,然后就回屋不厌其烦的拆解擦拭自己的手枪。好在他夫人--也就是陈继山的妹妹也来了,两口子虽然不住一起,可总有机会说说话,甚至过过手,这才不至于太憋闷。

阿妙心里也急。她临来岛国前赵新就说了,等这次祭奠完亲人,回去两人就把事办了。虽说赵新这人有些滥情,给不了她名分,也不能大摆喜酒,可她并不在乎。不管是沈璇、王贞仪还是唐小,她觉得只有自己才是能一直陪赵新走到最后的那个人。

“多福,你说他现在在干什么?我想他了,你说他是不是也在想我?”

听到“奴隶”发问,趴在阿妙怀里的多福闭着眼睛哼哼唧唧。阿妙叹口气道:“唉,说了你也听不懂。”

多福心说我不懂?本王都妻妾成群了好不好!你问的那个人现在指不定又去哪浪了。

......

好吧,赵新的确在外面浪,不过不是瞎浪。

5月底他在伯力视察完钢铁厂,便带着警卫连登上了三条经过改装的武装快艇,顺混同江西行,而后转入松花江,途经三姓、呼兰、阿勒楚喀和伯都讷等地,登岸视察了各地春耕播种情况。等他抵达吉林城外的临江门码头时,时间已经来到了6月中旬。

临江门码头过去是满清的水营和造船厂所在地,位于吉林城西南侧的西门外。北海军拿下吉林城后,水营的营盘就被改造成了守备团的驻地。

因为提前得到了通知,赵新下船的时候,守备团营以上军官全部来到码头上列队迎接。为首之人,则是他以前的警卫连长、现任吉林守备团团长陈继山。

“敬礼!”

赵新回了礼,笑着和陈继山等人一一打招呼。每当他和在场的军官握手时,不等对方自我介绍,他都叫出了名字,让军官们又惊又喜。

话说北海军营以上的军官在获得晋升前,都要参加赵新主持的短期培训课,而他在每次开课前,都要把受训军官带有照片的履历反复看,记在随身的本子上。他甚至在熟记之后,还让沈璇和阿妙帮着挡住文字,只看照片猜名字。是以别看如今北海军营团级的军官有上百人,赵新只要看见就知道是谁,并能准确的说出番号。

赵新自问没有过目不忘的天赋,所以这种事他只能用笨办法,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怎么样,刚来就让你干上了包工头,没怪我吧?”

赵新拍着陈继山的肩膀,目视城北的方向继续道:“北面的木城墙拆了?”

陈继山道:“都拆了。木头都送去砖窑当柴火了。”

赵新又道:“对城内居民的宣传做的怎么样?”

一旁主管宣教的副团长道:“城内和关厢各处每天都有广播,上下午两次。老百姓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明白了道理就支持了,好多人家还主动去城外的砖厂找活干,说就等着住进青砖大瓦房了。”

赵新笑着点头道:“今年入冬前,吉林城至少要完成一半以上的房屋改造。再发生火灾,我可就唯你是问了。”

说罢他又转向一旁的军官们,面容严肃的道:“你们也一样。”

“是。保证完成任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阁【biqugea2.com】第一时间更新《乾隆四十八年》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红色莫斯科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重生为红军米沙!
历史 连载 1350万字
1949我来自未来

1949我来自未来

堂皇的荒唐/迪恩兰德
二战结束,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形象化的梦幻未来,被全国人民当口号喊了出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饭前葡萄酒...本书1-424章由原作者堂皇的荒唐所写,425章至最新章由迪恩兰德续写完本。正能量中国梦小说暴爽出击!治愈身心,励志人生的爽文奉献中!主角自由穿梭在一个甲子之间,时空贸易拉动新中国工业跳跃式发展,看中华沧桑巨变全面腾飞,赶英超美只争朝夕。
历史 连载 760万字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历史 连载 3226万字
留里克的崛起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历史 连载 1319万字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历史 连载 642万字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

止天戈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历史 连载 1035万字